泸定“9·5”地震后西部战区辖区官兵全力以赴开展救援 人民军队在救灾一线向险而行- 四川省广元市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(blhglj.cngy.gov.cn)—【官网】
欢迎来到本网站!今天是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- 省委省政府信息栏 - 省委省政府信息栏

泸定“9·5”地震后西部战区辖区官兵全力以赴开展救援 人民军队在救灾一线向险而行

发布时间:2022-09-08  来源:本网  点击量:385

发布时间: 2022-09-08      来源: 四川日报


机翼轰鸣。9月7日上午,西部战区空军某运输搜救团到达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上空,通过空中吊救营救出被困悬崖的10余名村民。

山高谷深,道路中断,难不倒英雄的子弟兵。泸定“9·5”地震发生后,在西部战区前进指挥组的统筹指挥下,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、民兵预备役人员争分夺秒,坚持把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作为首要任务,坚持统一指挥,加强军地协同,突出就近用兵、科学用兵、快速用兵、精准用兵,全力以赴展开救援。

越是艰险越向前。人民军队向险而行,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并肩作战,筑起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。

冲锋在前

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

“谢谢子弟兵,看到你们就安心了。”9月6日9时许,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红花岗组6名受灾群众在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官兵的搀扶下,登上第一艘冲锋舟。

地震发生后,该旅200名官兵从驻训地星夜疾驰,突进得妥镇。山间林野没有路,官兵们一把铁锹、一把镰刀,披荆斩棘闯出安全通道。旅长周祖全带着突击队员冲在最前面,在大渡河上颠簸15分钟后,终于到达离湾东村最近的登陆点,队员们攀爬、搭绳,艰难摸爬3个多小时到达村里,128名群众和32名伤员被顺利转移到安全地点,就医和生活得到妥善安置。

人民军队来自人民。在疫情防控、抢险救灾、应急处突等紧要关头,子弟兵们挺身而出,为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。经历大灾大难考验,四川各族群众发自内心感谢人民军队,各级党委政府深深信赖和支持人民军队。

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!被困的人们还在等待救援。”在距震中10公里的磨西镇咱地村,200多名群众受困需紧急转移,武警四川总队机动二支队50多名官兵徒步前行。进入村庄后,官兵们制作担架,转移受伤严重和行动不便的老人、幼儿,将自己的安全帽交给群众佩戴。

“救灾结束,我再回家。”甘孜军分区动员处参谋汪柯宇原已订好车票回老家举办婚礼,地震发生后,他毫不犹豫推迟婚期,赶赴救灾一线。

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参与救援的各部队紧盯地震灾害救援黄金期,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。省军区有序开展搜救任务,“深入山林,一家一户地过,不留一处死角”。空军部队组织空管系统划设凤凰山、西昌、新津等9条救援航线,开辟空中救援绿色通道。民兵救援力量冲锋在搜救一线,担负人员搜救、搬运物资、搭建帐篷等任务,确保受灾群众能尽快得到妥善安置。

截至9月7日17时,西部战区辖区已出动官兵和民兵2700余人投入抗震救灾,累计转移群众4500多人,救治伤员270余人,出动直升机77架次,医疗巡诊近1700人次。

科学用兵

在抗震救灾一线锤炼精兵劲旅

震中地区山高坡陡,地质气象条件复杂,次生灾害风险隐患大。如何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期?“科学用兵”,人民军队用实战作答。

为有效了解掌握灾区道路、通信、电力受损情况,航空兵某团派出飞机,全时在空对灾区进行侦察拍摄,密切关注人员、车辆活动情况,为指挥部提供第一手信息。

救灾飞行架次多、机种杂、空情保障任务重,雷达某旅指挥多个雷达站进入一等战备,连续奋战30余个小时,为航测航拍灾区、运搜救援的飞机导航,实现覆盖灾区周边全域、全时段的雷达情报。

针对部分道路中断,救援力量无法到位,多架次无人机起飞,勘察灾情传输情报……

不仅装备精良,反应机制也快而严密——地震发生后,驻军、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迅即反应,投入抢险救灾。西部战区联指中心按照指挥员“兵贵神速、人民第一、严密组织”的指示要求,联动四川省军区及所辖人武部迅速启动预案、展开灾情处置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,拟制预先号令,建立指挥通联,全面掌握情况。指令战区陆军、战区空军、西藏军区、西宁联勤保障中心等单位做好迅即出动准备;

战区空军党委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预案,迅速对抗震救灾作出部署,作战、航管、气象、政工、后装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针对西南地区地貌结构复杂、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,修订部队救灾实力分布图,科学调配救援力量;

陆军第77集团军组织救援部队立体多路驰援地震灾区,某工兵旅携带现代化工程装备和救生器材等物资火速赶往石棉县。

在抗震救灾一线锤炼精兵劲旅,像指挥打仗一样组织抢险救灾,折射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给部队带来的新气象。人民军队不断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,出色完成战备、演习、执勤等多样化军事任务,全面提高履行使命任务能力,才有当下“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,战之必胜”的决心和能力。

爱民护民

在点滴细节中彰显大爱

“你放心,这边有兵哥哥们在。”手机有信号后,53岁的泸定县磨西镇蔡阳村村民王群给儿子报了平安。在她身旁的武警官兵们一路相随,抬着伤员、走过险滩、跨过木桥,把1400多名村民安全护送到安置点。

人民军队在,安全就在。地震发生后,子弟兵们进村入户救助受困群众,同时继续展开受灾群众安置点建设、受伤群众转移、救灾物资发放、次生灾害排查等工作,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。

救援现场,处处可见军绿色;这抹军绿色,温暖着灾区百姓。

“小朋友,抓紧了!”在泸定县磨西镇共和村,甘孜军分区民兵战士背负4名儿童跨河转移,随后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抢救家禽家畜。

地震发生当晚,西藏军区川藏兵站部的官兵们就驾乘运输车、炊事挂车等紧急驰援。“震后电力中断,是兵站部的同志派来野战发电车保障我们用电,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助。”磨西镇卫生院负责人感叹。截至6日中午,兵站部已搭设两个临时供应站,为医院患者、医护人员、群众提供热食快餐保障2000余人次。

“只要人民需要,再难的空域也要去闯,再难的通道也要打通。”在“孤岛”磨西镇柏秧坪村3组,陆军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救援机组送来物资,并将86岁高龄、腿受伤的倪明清老人和其他伤员及时转运到后方。得知海螺沟有一名孕妇即将临产后,机组人员立即着手研究飞行航线,在地面救援武警的协助下,成功将孕妇转送至泸定县人民医院。

点滴温暖汇聚成磅礴伟力,是对“军民团结如一人”的最好注脚。抗震救灾在继续,人民子弟兵将一往无前。(记者 伍力)


上一篇 下一篇


Copyright © 2025 blhglj.cngy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主办单位:广元市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

地址: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坝新民街266号联系方式:0839-3270880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1

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63号蜀ICP备2021002083号-1 网站访问总量:15469884人次